在卡塔尔世界杯的绿茵场上,除了闪耀的球星和疯狂的球迷,还有一群来自上海的"捡球员"正在书写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身着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用他们专业的表现为比赛保驾护航。
一、从外滩到多哈:特殊选拔的"球童"
去年10月,上海市足协收到国际足联的特殊邀请,需要选派12名专业捡球员。经过三轮严格筛选,最终从300多名报名者中选出了这支"上海小队"。他们中有退役运动员、体育院校学生,还有业余足球爱好者。
"我们不仅要会跑,更要懂球。"队长李明说,"每场比赛前都要研究球队战术,预判球的走向。"
二、高温下的"隐形战士"
卡塔尔白天气温高达35℃,这些捡球员每天要完成:
- 单场跑动距离超过8公里
- 平均每90秒处理一次球权交接
- 保持全程专业微笑
在阿根廷vs墨西哥的焦点战中,队员王芳因为快速递球给梅西,获得了球王的点头致意,这个瞬间被上海电视台捕捉后登上热搜。
三、不为人知的职业素养
这些捡球员都经过专业培训:
培训项目 | 课时 | 考核标准 |
---|---|---|
球路预判 | 20小时 | 准确率≥90% |
多语言沟通 | 15小时 | 掌握6种基本足球术语 |
世界杯结束后,这支上海团队将把经验带回国内。据悉,他们正在筹备"青少年赛事服务培训计划",希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这些来自上海的捡球员用专业和热情证明:足球场上每个角色都值得尊重,他们的故事远比想象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