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治病的药变成违规的“禁药”?运动员的用药禁区

企业赛事助力 2025-11-10 11:39:31 7090

1.蛋白同化制剂

如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它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肌肉生长,帮助运动员提升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并加快恢复。

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及相关物质

如促红素(EPO)可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耐力;生长激素则能增强肌肉、关节和结缔组织,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3. β2-激动剂

哮喘药物沙丁胺醇就属于此类。这类药物能扩张支气管,提高摄氧量,增强耐力。

4. 激素及代谢调节剂

如抗心绞痛药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和肌肉在缺氧状态下的能量代谢,从而提升运动耐力。

5. 利尿剂和掩蔽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能快速排出体内水分以减轻体重,帮助运动员参加更低体重级别的比赛,也可能通过快速排尿来稀释尿液中其他兴奋剂的浓度或加速其排泄,就像是兴奋剂检测中的“作弊器”,起到干扰检测的作用。

6. 刺激剂、麻醉剂与大麻(酚)类

刺激剂(如士的宁)是最早使用的兴奋剂,能兴奋神经与肌肉;麻醉剂(如海洛因)可减轻疼痛;大麻(酚)类(如四氢大麻酚)物质则会带来快感、降低痛觉。

7.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能促进血糖升高,增加能量供应,并具备抗炎作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药物作用相反,却也属于兴奋剂范围。例如β-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它的作用与β2-激动剂相反,能降低心率、稳定情绪,防止手抖,因此在射击、射箭等需要精准瞄准的项目中被禁用。

运动员用药如何避免误用

兴奋剂广泛存在于各类治疗药物中,运动员就医时若误用含禁用成分的药品,可能会构成违规。因此,运动员就诊时应主动表明自己的身份,并通过以下方式确认药品是否安全:

1.核对最新版《禁用清单》;

2.使用运动员安全用药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3.咨询医生或运动队医务人员;

4.留意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是否标注“运动员慎用”。

为加强药源性兴奋剂管控,避免运动员误用含禁用物质的药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发了“DOP粤药盾”系统。第十五届全运会重点赛区的零售药店在赛前一周至赛事结束期间销售含兴奋剂药品扫描该药追溯码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弹窗提示“药品含有兴奋剂成分,运动员需慎用”。销售人员必须完成提示消费者或登记后,方可销售药品。

结 语

体育精神的本质在于公平竞争和对自身极限的诚实挑战。滥用兴奋剂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部分兴奋剂本身属于毒品,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还会破坏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与公信力,甚至危害社会安全。坚守“干净比赛”的底线,既是对对手和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健康最长久的守护。

参考资料:

1.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体反兴奋剂字〔2024〕633号: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关于印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25年禁用清单国际标准》中文稿的通知[EB/OL].(2024-11-21).

2.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兴奋剂管制指南[EB/OL].(2025-09-25).

3.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走在前列的广东药监】“DOP粤药盾”等新工具陆续亮相——广东开启药品智慧监管新篇章[EB/OL].(2025-06-17).

4.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粤药盾”上线!助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药源性性兴奋剂管控[EB/OL].(2025-05-2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站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