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中国足球甲B联赛,是个充满江湖气的年代。那会儿没有天价外援,没有VAR技术,有的只是一群穿着涤纶队服、月薪不过万的糙汉子在泥泞场地上搏命。记得成都五牛的"矮脚虎"张伟哲吗?这个1米68的中场发动机,用他标志性的"油炸丸子"过掉了半个联赛的后卫。 当年长春亚泰更衣室有个不成文规矩:谁进球就请大家喝健力宝。有次外援谢尔盖连续三轮破门,结果工资全拿来买饮料了。这些如今看来寒酸的往事,却是老甲B球员最珍贵的记忆。 随着中超元年的到来,约70%的甲B球员在三年内消失于职业赛场。有人转行开烧烤店(比如前厦门远华后卫于根伟),有人成为青训教练(如浙江绿城的钱锋),更多人则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那个用脸接传中的年代,终究成了中国足球史上最特别的注脚。 ——本文素材来自《中国足球年鉴2001》及12位亲历者口述甲B黄金时代的追风少年
"当时我们训练完就去吃6块钱的盒饭,但踢亚泰那场,老张的远射直接把对方门将打哭了"——前江苏舜天球员李炽回忆道
那些刻在记忆里的经典瞬间
你不知道的甲B秘辛
被时代洪流冲散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