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聚光灯再次聚焦在世界杯的舞台上,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引发了球迷热议——被中国网友亲切称为“小福原爱”的日本混血选手艾米·田中(Amy Tanaka),以一场惊艳的逆转战刷新了人们对新生代球员的认知。
▎“复刻版”福原爱?她的故事更热血
与福原爱一样,艾米5岁开始练球,母亲是前日本国手,父亲则是德国乒乓球教练。但比起福原爱的“瓷娃娃”形象,这个00后女孩的赛场风格更显凌厉。在刚结束的世界杯小组赛中,她面对世界排名第7的韩国选手朴秀英,在先丢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决胜局甚至打出了11:2的悬殊比分。
“我从小看着福原爱前辈的比赛录像长大,但我想证明——艾米就是艾米。”赛后采访中,她擦着汗笑的镜头被截成表情包,迅速在中日社交媒体刷屏。
▎跨国训练营锻造的“六边形战士”
- 技术融合:结合日本台内球控制与欧洲中远台对拉,反手爆撕堪称杀手锏
- 语言天赋:流利使用日、德、中三语接受采访,被中国球迷戏称“东北话十级”
- 数据亮眼:本赛季发球得分率68%,远超同龄选手平均水平
国际乒联技术分析师马克·威廉姆斯在专栏中写道:“她的正手弧圈像德国人般暴力,但网前小球又有亚洲式的细腻——这种违和融合恰恰是最可怕的。”
▎破圈效应:体育精神的新注解
比赛次日,#小福原爱逆袭#话题在微博阅读量突破2亿。央视解说员调侃:“这姑娘把‘福原爱式’可爱和‘张怡宁式’大魔王属性完美结合。”更有网友翻出她去年在青海高原特训的视频:海拔3800米练到流鼻血仍坚持完成多球训练。
当记者问及目标时,艾米眨了眨眼睛:“世界杯奖牌?那只是开始。我想在巴黎奥运会让奖牌换一种颜色。”——这句话的潜台词,早已不言而喻。